个
人
简
介
卢泉胜,男,1995年10月生,吉林梨树人,研究生学历,法律硕士学位,中共党员。现作为一名律师执业于北京金诚同达(济南)律师事务所,主要执业方向为:民商事诉讼与仲裁、公司治理、商事争议解决。
在校就读期间,卢泉胜担任班长一职,积极担当,主动作为,上传下达,赢得老师和同学们极高的赞誉,多次获得学校的各项荣誉。因为热爱所以坚持,因为坚持所以卓越。他保持着自己对于法律的热爱,选择成为一名律师,为人民服务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,始终将“博学笃行 刚健中正”的校训以及“实事求是”的校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职业抉择——律师
用不确定性充盈青春
卢泉胜选择律师这个行业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。如他所言律师是我国法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维护司法公正、保障当事人权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。卢泉胜表示:一方面,他喜欢律师工作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挑战。律师工作与一般的工作有较大差别,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挑战性,相比较于平淡的规律性生活,他更喜欢律师工作的不确定性。比如,非诉项目的驻场工作可能1-3个月,在此期间你需要与目标公司、客户进行业务沟通、与公司老板、实际控制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、实地走访工商行政部门查询相关材料等,充实而又忙碌的律师工作让他充满激情。另一方面,他也喜欢律师工作带来的职业满足感。律师工作严格考验着个人的能力水平、待客接物等。无论是庭审过程中的唇枪舌剑、据理力争,或是非诉项目的“斤斤计较”、谨慎细微都能带来职业满足感,享受着当事人投来认可与赞许的目光。
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》明确规定:律师,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,接受委托或者指定,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。律师作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,在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后,定要勤勉尽责,主动作为,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。2020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提出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律师作为当事人权益的坚定维护者,为此义不容辞。
卢泉胜表示在受理案件时他主动解决、积极探索,找寻双方利益最大化,也曾收获对方当事人的感谢,他曾诧异,诧异之后是理解,理解了律师工作的意义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: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”一次又一次的实践让他找到律师的意义,让他收获,令他成长。
打铁还需自身硬
卢泉胜始终坚信:律师工作不能仅凭满腔的热情去完成,最为坚实的支撑是业务能力。“没有金刚钻,揽不了瓷器活”,业务能力是律师的安身立命之本。一方面,实践中接触到了案例,会倒逼律师精进自身的业务能力。另一方面,接触新兴领域能够主动探寻社会热点,研究新类型,提升自我,充盈自我。
律师的职业发展规划
2021年12月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,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,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、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,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到来之际,司法部于2023年6月30日召开律师工作座谈会。司法部党组书记、部长贺荣表示,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”重要指示精神,切实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,加快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律师队伍,引导广大律师把坚定拥护“两个确立”、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落到实际行动上,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。同时,司法部党组向广大律师提出了“五点希望”。
生逢盛世,在推进国家法治建设的征程上律师大有可为,应有可为。虽然刚刚律师执业不久,但卢泉胜认为律师应心系国之大者,他将牢牢把握住人民律师的属性,坚持执业为民的理念,在为当事人的法律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。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,他将继续在律师道路上稳步前进,在提升法律服务的过程中锤炼自身本领,以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踔厉奋发,无愧于时代,无愧于人民。
❖
制作||山东政法学院校友会